大连大学工作室始建于1998年,它的建立,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行为素质方面的塑造。注重发现、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兴趣、爱好和专长,让学生在更广泛的选择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和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大学文化理念。
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紧紧围绕学校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思路,采取了全新的、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完全突破了原有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指导教师的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产品研发、团队合作等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的新模式,吸引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工作室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在导师的引导下,大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服务和咨询等活动,使他们在团队协作、实践技能、开拓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工作室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基地。在工作室中,通过其所具有的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感受、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学生在工作室中通过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及方法,学会使用先进设备,学会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工作室又是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工作室自建立以来,已有5000余名学生参加,培养了一大批能力较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优秀人才,如行之工作室的兰峻、智能引擎工作室的刘宁、领航工作室的阎承涛、数学建模工作室的朱建强等许多学生。工作室作为学生创新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和训练基地,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大连大学学生参加的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全国美术作品大赛、外语大赛等,就是以工作室为主要基地进行完成的,并先后有几十个工作室的232项成果获得国际、国家、省和市级的奖励。
在大连大学的校园里,工作室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校园广播电台、BBS论坛、大连大学报、大连科普网站、博物馆、校园网等,到处都有各类工作室的学生在努力工作。
大连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相信,工作室为此必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