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文件要求,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立足全省,覆盖中医药行业,传播中医药文化,加快培养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大学生中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热情,展示中医药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服务全省人民,惠及百姓健康,助推中医药成果转化,推进中医药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
一、大赛规程
(一)大赛名称:
2024年第三届辽宁省大学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大赛
(二)大赛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在中医药产业创新创业中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各高等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全省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大赛为牵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大健康新业态形成,服务中医药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参赛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均不含在职教育),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为3—8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由团队负责人在大赛平台注册,并添加团队成员。
2.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每名参赛选手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4.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5.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6.参赛者针对本赛事自行选择类别进行创作,每件参赛作品仅限报一个类别,避免一题多报、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已获本赛往届省一等奖的项目,不可再次报名参赛。
7.各参赛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1.竞赛内容
大赛以紧扣新时代要求和中医药行业改革发展为主题,突出中医药行业特色和优势,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领域紧密结合的新产品、新服务、新科技、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及促进中医药文旅、医药制造业、医药批发和零售、保健和社会工作等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
本次大赛分为4个竞赛组别:中医药产业产品、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技术工艺。
(1)中医药产业产品
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安全监管,开展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化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丰富中医药产品种类,拓宽服务领域,与现代医学、信息科学技术结合,研制有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的产品,如:智能脉诊仪、舌诊仪、中医推拿和康复机器人、中医智能养老设备等。
(2)中医药健康服务
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文化传播
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
中医药技术工艺
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通过技艺工艺提升中药质量水平,针对中药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包装、检测、运输、贮藏、风险管理等。
2.竞赛方式
(1)校级初赛
①请各参赛校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做好大赛的宣讲工作,鼓励更多师生踊跃参赛。
②初赛由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完成。各参赛高校组织学生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注册、申报,申报时上传报名表(附件1)、项目计划书及相关佐证材料。
③各参赛高校组织专家对本校各个参赛项目的计划书及产品、成果等相关佐证材料进行评审。由校赛负责人在平台完成审核、推荐,并填报附件材料。
(2)省级复赛
①专家初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上评审。每个项目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②专家复审:大赛组委会对评审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项目,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③根据初审、复赛评分,按照分数高低排序,确认参加现场总决赛的团队和项目。决赛名单确认后通知参赛高校相关联系人。
(3)省级决赛
①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须按照决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省级决赛,决赛分为路演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
②参赛选手路演展示与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由评委给出项目答辩成绩,通过分数高低排名,确认奖项名次。
③省级决赛将根据各竞赛组入围数量,进行分组。按照分组抽签决定路演展示及答辩顺序,时间及准备材料另行通知。
3.竞赛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1)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4年07月26日至09月02日
省级初赛时间:2024年09月09日至09月18日
(2)报名方式(参赛队伍需要同时在校内网和省赛官网报名)
①校内外:http://10.16.25.109/comp/front/comp/info?id=1270
②省赛官网:此次大赛通过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http://cxcy.upln.cn)实现竞赛的注册、报名、申报、评审、获奖等全流程管理。
③初赛报名:各团队负责人登录平台,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注册,查看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填写项目信息。
二、竞赛组织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二)组织形式
1.由大赛参赛单位共同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相关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
2.大赛组建评委库,由高校、企业、行业内专家组成。每个参赛高校推荐2名评委进入评委库,评委从评委库中抽取。
3.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创新学院),负责大赛日常组织工作,具体负责比赛的协调和落实工作。
4.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承办工作进行监督,并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各参赛院校进行校赛后,推荐项目进入省赛进行评审。
2.评审采取集体线上或线下评议方式,对参赛作品评选。
3.每类作品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赋予相应奖项。
4.评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标准,以质论奖。
(二)评审要点
行业创新:突出中医药行业特色和优势,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产业发展、管理运营、市场营销、技术工艺、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
团队协作:团队成员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价值观念、组织构架、分工协作、能力互补、人员配置、股权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等情况。
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各类投入情况。
项目价值: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已具备盈利能力或具有较好的盈利潜力。
项目对行业、市场、技术等方面有详实调研,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项目与市场需求匹配情况、落地执行情况。
项目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文化传播、发展支撑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教育与就业:项目的产生与执行充分展现团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创业与实践能力,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发展模式。
充分展示了项目团队了解中医药发展情况,运用创新创业思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三)奖项设置
每个类别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针对参与度高、作品质量优秀的单位设置优秀组织奖。
(四)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评审结束5个工作日内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天。
四、参赛费用
1.本次竞赛不收取报名费。
2.进入决赛的队伍在决赛期间的住宿费、差旅费自理。参赛作品相关费用均由各参赛队自行负责。
五、其他
(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谢老师:87403226
办公室:创新楼301
校内选拔赛QQ群:294101515 (请所有参赛学生加入此群)。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2024年第三届辽宁省大学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在组织过程中将遵循大赛组委会的相关要求,请各学校组织联络人、领队及参赛队员及时关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网站竞赛页面、邮件和QQ群的相关通知。
(三)申诉与仲裁
1.参赛者须保证对其参展作品所涉知识产权负完全责任,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他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明。
2.为使竞赛公平、公正、透明,大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不受理。举报电话:024-31207238。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大赛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裁决。
(四)其他未尽事宜
1.竞赛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公益性宣传等使用权。
2.参赛者应严格遵守主办单位相关要求.
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