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
 首页 | 学院介绍 | 资讯中心 | 课程实践 | 创业服务 | 管理平台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院士的情怀——记我校双聘教授宋振骐院士
2007-11-23 10:52 xjw 

                               院士的情怀——记我校双聘教授宋振骐院士      

编者按:大厦凌霄,“赖以柱其间”。高水平教师及他们的团队独具特色的卓越贡献,构成了学校发展之碑的熠熠光辉,夺目绚烂,令人仰视并钦佩。本栏目将为读者与这些高水平教师及他们的团队之间搭起一座理解、互动的桥梁。

   宋振骐,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矿采场传递岩梁矿压理论的创立者,实用矿压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采矿工程界第一位院士,也是至今为止采矿界唯一一位科学院院士。

  宋振骐院士是我国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学派的带头人。他成功地针对煤矿工程特点,建立了以“岩层运动为中心”、包括压山压力的预测预报、控制设计和控制效果判断为一体、理论、方法、手段紧密结合的“实用压山压力理论体系”,把煤炭安全开采决策推进到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科学定量的发展阶段。

  宋振骐院士在教学改革特别是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走教学、科研与生产力转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获省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煤炭部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劳动模范、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10多项荣誉称号。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山东省科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宋振骐院士组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矿山压力研究所”,创造性地实行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运行体制。 20多年来,他领导和组织师生深入煤矿现场,通过解决煤矿安全、高效益开采的重大问题,发展技术,完善理论,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双重目标,为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2004年,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为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的科研、教学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0多项奖励。2003年11月,被我校聘为特聘教授,举家来到连大,建立了大连大学院士创业园。

身正学高 将圣火传递青年 宽厚待人 用温暖辐射后辈

    第一次被宋振骐院士深深地感动,是在采访他的助手和研究生时。

  那天,宋院士的 6名研究生和助手李伟、夏洪春两位老师,深情地讲述了院士带给他们的那些铭心刻骨的记忆。

  这6名研究生都来自我校计算机专业,专业学习的方向是煤矿信息安全。拜宋院士为师,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之前,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存在着模糊和迷茫、不着实际。而院士要求,学习专业必须深入实践,对现场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必须立足并服务于生产实际,将产学研结合。做了院士的弟子,就走上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之路,这是一条通往学问、通往实践、通往成长的道路。

  下井,是随院士读书的必修课。

  迄今为止,国内的矿山研究理论界有两大流派。一派以钱鸣高院士为代表,主张采用弹性力学和数学的理论,利用多参数建立采场矿压力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来评价煤矿开采矿压规律并指导现场实践。一派以宋振骐院士为代表,利用岩层结构和力学参数,运用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对支承压力和覆岩岩层规律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井下实测,修正力学模型,并得出适应于现场条件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指导生产实践。

  宋院士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亲临井下、采集数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而今,宋院士已是 72岁的老人,他不顾有关方面“60岁以上的人不准下井”的规定,仍然坚持每年下井,亲身所感,亲眼所见,把科学研究发展的足迹,坚实的留在变幻莫测的煤层上。

  李利岗同学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随院士下井的经历。那是 2006年的9月13日,在山西大同。当时的井下,煤层的压力比较大,粉尘硝烟未散,瓦斯余味熏人,支架顶板沉重的压下来,工作面变得又矮又窄。李利岗的心忐忑不安的跳着,有些胆寒,也有些腿颤。

  从下井的第一步起,宋院士就紧紧地拉着李利岗的手,一刻也不曾松开过。一边走,院士一边给他讲解着采矿的知识。怀着对院士学问的钦佩和父辈般的信任,李利岗逐渐放松了心情。后来发生的事,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下到工作面之后,正在采煤的工人们一看院士来了,都非常兴奋,马上围过来。一个工人说,现在的煤层究竟是咋回事,我们就想听听您老的看法。于是,就在 300米深的井下,就在横七竖八支架的缝隙里,面对着几十位满脸黝黑的工人兄弟,宋院士整整讲了一个多小时。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工人师傅们,你们不要怕!我告诉你们,这里现在的情况是安全的。

  李利岗站在院士身旁,倾听着,观察着,感受着,院士的学问令他敬仰,院士的举止也令他追随,更为沁入肺腑的是院士对工人兄弟饱含的深厚情感,使这个亦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感到温暖而又踏实。

  采访时,每一位师生都讲述了从院士那里获得的力量和感动。

  李欣然、刘东升:采矿真是一个高危的行业。在山东龙口海底煤矿,采煤面在海底 360米以下,有些地段巷道的空间很窄,高度和宽度都只有60—70公分,经过那里的人必须匍匐前行。巷道里经常还会有碎石掉下来,每次下井都像一次历险。

  最初下井时,都曾害怕过,也犹豫过。但亲身感受着院士的言传身教,耳闻目睹着工人兄弟希望科学技术能改变生产安全条件的急切渴盼,认真体验着自己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的进展,事业心、责任感、同情心油然而生,环境的艰苦倒显得一点点淡化了,留存下来并逐渐清晰起来的,是一种青年知识分子要为国家的采煤事业建功立业、要为工人兄弟做一点事的人生理想。

  李利岗:去年 9月13日,和宋院士一起下井。从大连到大同,一路上乘飞机,坐汽车,院士一直在看资料,十几个小时里未曾中断过。晚7时到了大同,住进宾馆,院士又工作到深夜。第二天,早7时下井,12时上井。吃口饭,下午13时又开报告会,一讲就讲了4个小时。70多岁高龄的院士,几乎是满负荷的在工作。当时我的心里又是钦佩,又是向往——做人,做学问,就应该像院士这样

  李学彬:一次,正在山西大同下井,接到家里电话,爷爷去世了。作为家中的长孙,家里希望我能赶回去参加葬礼。

  当时,井下观测的工作十分紧张,同学们每次下井都需要 10—12个小时,其中的2小时是在巷道中往返的时间,10小时是观测的时间。在这10个小时里,他们2人一组,每10分钟就需要观测一次,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的。李学彬没有离开,他继续坚持了18天,完成了观测和数据整理工作后才回家。宋院士表扬他,说学生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自己很欣慰。但李学彬知道,促成自己这样选择的动力源泉,来自对宋院士做人做事高风亮节的追随感,来自一定要出色完成工作的责任感。

  其实,师生们从宋院士那里获益最多的还是科学思维的形成。

  宋院士教授矿山研究理论,但他开设的自然辩证法课,却首先给研究生们奠定了做学问的基本思路。

  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院士给大家上自然辩证法的第一课。矿山压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压力的显现总是与具体情况的变化紧密相连的。多年来,宋院士以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思维方法,缜密分析来自采煤第一线的数据资料,开创了实用矿山压力理论,成为本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每次授课,宋院士都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例,谆谆告诫同学们:学习哲学思想,学会科学思维,是指导学习和实践的首要前提。

  许守东:我国目前的煤矿生产急需信息化的武装。利用信息技术,观测现场,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形成理论,再转化为软件技术,将矿井开采的过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来,从而指导安全提示、科学报警等工作,这就是煤矿信息安全专业重点学习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宋院士带着我们接近危险,研究危险,目的就是要使工人兄弟有一天能在远离危险的地方安全生产,这对于我国的煤矿事业、对于成千上万的工人兄弟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我们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这里。

  夏洪春:在我的心目中,宋院士是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就像一位严师慈父。学习中,他总是手把手的教我们,严谨而又耐心。跟着这样的老师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怕。

  小夏学的是土木建筑专业, 2004年,刚随院士求学时,只要有时间,院士都会带着他从早学到晚。逢到周末,院士就会带小夏去自己家,连管学习带管吃住,言传身教。至今,说起这些令人难忘的往事,小夏仍是感慨不已。

  宋院士的个子很高,身材瘦削,浑身却洋溢着充沛的精力。学生们说,在学习上,院士的要求非常严格,丁是丁,卯是卯,不容半点差错;在生活上,院士的关心非常细致,嘘寒问暖,尽心尽意。

  宋院士来校后,学校每年发给他 20万元岗位津贴(税前)。这笔钱,院士个人至今未动,而是完全用在了院士创业园的发展和团队建设上

    在院士园某些课题的研究中,有时需要聘请校外专家来参与研究,他们的工作酬金,就全部从这笔钱中支出;举行学术会议,需要邀请高水平的专家,这笔费用,也从院士津贴中支出;对创业园引进的每一位人才,在学校已有补贴的基础上,宋院士还会再给予一些补贴,使他们能够在这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尽早安顿下来,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工作中;6个研究生,人人都有院士给配备的计算机;师生们出差下矿井,每次都发给一些补贴费;中秋节,同学们会收到“过节费”;06年11月,陈鹏、许守东、李学彬三人要去黑龙江鸡西煤矿出差,临出发时,每人都收到了一件崭新的防寒服;还有,几位老师家属来连探亲时的旅游观光,逢年过节院士园全体人员聚餐……这么多费用,都是从院士的津贴中支出的。院士以他无私的奉献,温暖着每一名师生,为创业园的团队建设树立了楷模。

  院士创业园研究生们的学习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产学研相结合——这是院士为他们设定的学习道路。从研一开课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就进入了院士的课题组,跟着院士和他的助手李金奎、李伟、夏洪春等老师,下矿井,采数据,学理论,学分析……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同学们三年的学习过程,就好像经历了三年的实际工作,实践的经验,理论的前瞻,一一铭记在心,俨然成了小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同时,在出差、下井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社会,增长经验,学会了与别人沟通,也学会了宽容与体谅。其中的历练与收获,是蜗居在校园中的学子们难以想象的。

  去年 12月初的那次井下工作,是同学们入学以来最难忘的一次经历。那是在黑龙江的国营鸡西煤矿。上午7时,许守东、陈鹏跟着李金奎老师下了到了井下300米处,开始进行采煤工作面的数据测量。9时左右,正在工作的师生们突然感到周围的岩石晃动了起来,一阵阵闷雷般的响声也隐隐约约的传过来。听了一会儿,师生们感到大地又恢复了平静,就又投入了工作,继续观测。直到下午17时,师生们按计划完成了工作升井后,才听说,9时左右发生的瓦斯爆炸,就在他们工作的头顶上的浅煤层处,那是一个私人开采的一个小煤窑,因为违规操作,造成了人员伤亡。回到宿舍,他们在电话里向院士作了汇报,院士在仔细询问分析了情况之后,推测观察点那里不会发生问题。第二天,在李金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又下了井。这一次,师生们克服了环境和心理的种种考验,一直在鸡西矿工作了二十多天,直到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鸡西矿的领导和工人都非常感动,他们说,大连大学的师生肯于吃苦,作风扎实,解决问题的水平高,充分展示了院士带领的团队的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声同气   为理想移师连大 创新模式  产学研打造平台

  宋振骐院士说,我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来到连大的——第一,建立以产学研道路快速发展的办学模式;第二,创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示范基地;第三,创立新的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2003年9月,学校成立了材料破坏力学数值试验中心,中心主任唐春安教授是宋院士的学生。为了中心的成立,宋院士第一次来到了连大。

  在宋院士的心目中,当时的连大是高校中的第三世界,虽然办学刚刚起步,但是有开拓性、有创造力。来校后几天里的所见所闻中,连大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给宋院士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传承连大精神的大迁徙纪念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博物馆、熏陶学生艺术情怀的交响乐团……连大对塑造大学精神的孜孜以求,深深感染了宋院士。同时,连大引进长江学者唐春安教授并集中投入较大额度资金为其建立实验室的力度和决心,也让宋院士赞赏不已。

  三年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宋院士总结说,连大有三个因素让我动了心。一是博物馆的建设,二是引进人才的力度和措施,三是创新的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这些,当时在全国高校中都还是比较少有的。

   2003年11月,校党委书记赵亚平亲赴山东科技大学,与宋院士促膝交谈,请院士移师连大,与连大一起建立院士创业园,为连大教学、科研、管理创新的全面发展推波助力

  校党委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布局,与宋院士始终追求的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想一拍即合。宋院士认为——使产学研紧密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为生产服务,这是我国高校目前发展的必由之路。欲在这样一条路上寻求发展,首先要有与之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决策者。宋院士说,连大的领导者与我有着共同的理念,为我的创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2003年12月26日,大连大学院士创业园成立。在以创新的模式进行研究生教学的同时,对于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宋院士更是以有目标、有重点、有特色、有成果来进行布局谋篇。

  院士创业园成立后,相继成立了安全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工程装备研究所、产业开发部、中日地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围绕着以矿山安全为主攻方向的学科理论、学科技术和装备(软硬件)的研发,创业园在国家矿井开采重大事故控制的项目中居于主导地位,和国内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都取得了合作研究项目,并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院士创业园还同日本九州大学、长崎大学和龙矿集团合作,进行了海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研究,使我国海下采煤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院士创业园正与山西同煤集团合作,从事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安全高效开擦技术及高回收率的研究,并实现首采面年产 1000万吨研究目标,将我国放顶煤技术推向国际领先水平。

  自院士创业园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项目和淮南、大同、龙口、鹤岗等地的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开发项目 14项;仅从2005年1月—2006年9月,所签订的项目合同资金就有465万,先后已实际到账219万。

  今年 1月上旬,院士创业园召开了成立三周年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宋院士介绍了院士创业园的科研工作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规划,对发展的目标、路线以及所需要的体制、运行机制及政策等都作了全面的阐述。

  在分析了中国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后,宋院士指出——以更多更新的科研成果,推动对我国数以万计、产业化集中程度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的煤矿进行改造,是下一步院士创业园所必须急迫面对的重要问题;而对这些重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一定会与我校教学、科研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院士创业园将争取在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为我国高校的发展进一步拓宽途径,积累经验。

  院士的情怀,与早日实现国家煤矿的安全息息相关,与我国高校的创新紧紧相连,与大连大学的发展切切相知……  

 

关闭窗口

地址:大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