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
 首页 | 学院介绍 | 资讯中心 | 课程实践 | 创业服务 | 管理平台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实践 >>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 >> 正文
工作室,学生成长的摇篮——2007年大学生工作室发展侧记
2008-01-08 13:38  
“她深知自己是由无数滴水组成,每滴水都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于是她深沉的居于海洋深处,平静也好、翻腾也好、日升之际、月上之时,都能够放射出自己的光芒。”
  这诗般美丽的句子,印在《我的大学 我的工作室》的封面上。“每滴水都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都能够放射出自己的光芒”,以滴水喻学子,以光芒示成功,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的抒写了我校“以学生为本”,以大学生工作室为载体,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搭建起“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平台,培育着学生“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这本于近期出版,由我校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主持编著的书中,收录了49名参与工作室工作的学生的所感、所得、所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学文化理念的理解与感悟,对工作室和学校的深情,对团队指导教师的谢意。他们感言——工作室是我们成长、成功的摇篮。
  从初态萌芽到先进文化理念引领下的长足发展,我校大学生工作室在从产生至今的10年间,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创造了一个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作室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2006—2007年度,工作室的发展、建设有了新变化,基于这种变化,又促成了更大、更多成果的获得,让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
  最大的变化——对“工作室到底是干什么的,工作室到底应做些什么”有了更加明确、深刻地认识。
  观念决定方向。“工作室到底是干什么的,工作室到底应做些什么”、“学生为了什么参与工作室,是不是为了真正提高自己、帮助他人”、“教师为了谁、为了什么而带工作室,是不是真正关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功、成长”、“是不是在工作室项目、活动、竞赛等载体上,附加很多诸如优秀的品格、美好的情感的培养等优秀的东西,进行有意识的灌输,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提高,实现其社会责任——不但要回报集体、回报社会、回报祖国,还要帮助别人、同学、甚至老师,尤其是有学习困难的、交往困难的、生活困难的同学”等等,伴随着“让每个人都成功”文化理念在工作室层面的进一步落实及创新团队建设标准的讨论的不断深入,工作室的管理者、指导教师、学生成员等对这些要害的、需要首先解决的观念问题有了更深的领悟和理解。
  对此,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关浩深有感触。他感慨地说,过去学院领导谈工作室,多是谈经费,而今谈的是如何能更好的、长远的进行发展建设,充分发挥工作室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效能,如何在培养人上下功夫等等。
  2007年,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多次召开工作室建设工作研讨会议,与各工作室一同研讨工作室建设内涵,并走访了信息、美术、英语、物理等学院,让他们感受最深的是——学院对工作室发展建设思路、理念在转变,对工作室建设的重视程度在转变,尤其体现在对“以学生为本”、“让每个人都成功”理念在工作室育人中的具体落实上。学院非常积极主动与工作室的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商讨开展工作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切入点及如何利用学科优势深入开展工作室工作等。例如,美术学院就本学院的15个工作室的发展建设工作及人才培养问题,在本年内就曾数次召开院领导班子会议进行研究。物理学院李学慧院长不但自己带工作室,还精心策划学院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使物理学院工作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个转变——工作室育人上水平、上台阶的阶石
  也正是基于对这些观念的广泛认同。2007年的工作室建设追求着三个转变——
  第一,由求规模向求质量转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不盲目“扩招”,对新申请设立的工作室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论证,以确保设立后能发挥工作室育人的实效。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对2007年新申报的十几个工作室的建设规划书作了认真的审阅、分析、论证和评定,对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建议,对工作室的建设规划作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在源头上提高工作室的建设质量。比如,在信息学院提出了新建三个工作室的想法后,办公室主动和学院商讨,建议进一步整合资源,更有效地论证工作室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在对已有工作室工作实效考核的基础上,采用滚动发展和淘汰机制,保证工作室的质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工作室要进行淘汰,对于有发展前景、有较好成绩的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在制度、政策上进行完善。通过择优、扶持倾斜等举措,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工作室的积极性,引导工作室在工作中追求育人的实效。
  第二,从自由发展到有目的研究扶持的转变。对目标性和计划性不强、没有深入研究工作室的定位及工作方向、发展处于比较盲目状态的工作室,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加强引导和培训,对其工作给予指导。同时,对优秀工作室或工作室的重点项目,在条件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其取得更大进展,获得更大、更多的成果,收获最大的培养效益。正在编辑当中的《大连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汇编》,对近年来工作室参赛获奖项目的具体设计、实施流程等进行梳理总结和汇编,一方面展示工作室成果,另一方面,对所有工作室成员尤其是新成员提供一个如何完成项目的指导,启发工作室孕育新成果的思路。
  第三,从单打独斗到系统规划、形成团队的转变。以前,大部分工作室是以某一学院或专业学生为主要参与群体,都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这种状态对较大项目的研究和跨学科项目的研究十分不利。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室管理办公室以桥梁纽带的方式,组织相关工作室共同完成一些综合的、大的项目。同时,通过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创新团队建设,对工作室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整合,更有效地发挥团队作用,让工作室真正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参加2007年亚太机器人大赛项目中,领航工作室、智能引擎工作室组成了联合团队,并吸收了自动控制、中文、美术等专业学生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往年,智能引擎工作室在参加机械设计大赛中的成绩不够理想。2007年,他们联合了点基工作室,发挥其在控制方面的优势,取得了省级比赛的3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这些转变所取得的成效,一方面表现为理工科工作室竞赛获奖面的扩大及层次的提高,文科工作室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及贡献的加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工作室的育人工作上,将出成果与育人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工作室工作的过程之中受益。工作室更加注重把对人的培养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团队之中,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团队成员。
  导向:育人是工作室的根本任务
  近日,2006—2007学年优秀工作室评选结果揭晓。与往年相比,在2007年的评选指标中,更注重工作室在育人方面的特色及实效,是否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使工作室每个人都有收获、都获得进步等等。智能引擎工作室、数学建模工作室、点基工作室、步行人工作室、领航工作室、纳米磁性液体研发工作室、沁苑网络多媒体工作室、3C文化工作室、行之工作室、火星人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丰泽之轩工作室、博灵工作室、新具象工作室、爱牙工作室等15个工作室被评为2006—2007学年优秀工作室。通过优秀工作室的工作总结,可以看出这些获评优秀的工作室除了有突出的成果外,在育人工作方面或是有自己的特色、或是有行之有效的举措,如团队精神的培育、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定期的培训,完成项目、参与竞赛过程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等。
  新的评选标准的制定,显示出学校对工作室发展建设的导向——育人是工作室的根本任务。
  蓝健老师在素质教育基地负责各工作室日常管理工作。在他看来,工作室发展建设的好与差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指导教师的投入。不论给学生多大的自我发挥空间,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教师的投入与工作室的建设效果永远成正比。二是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能否带领需要帮助的那些成员共同走向成功。他说,2007年获得优秀的工作室都有这样的特点,像数学建模、步行人等工作室,都具有教师指导、工作室大团队及小组化、项目化小团队三个层次的培育模式。这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育人的效果,尤其有助于让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都能有所得、所获,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大学生工作室为学生的成长、成功提供了载体,搭建了平台,践行着全新的培养模式。而这种本身就是新事物的培养模式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在经验的积累和开拓进取之中实现着自身的成长与完善,从而真正能够使“让每个人都成功”、每个梦想都得以实现。正如《我的大学 我的工作室》前言“连大若水”所言:“这是一片能让人产生梦想并实现梦想的水面,她知道所承载的每艘航船都有劈波斩浪的激情,都有驶向彼岸的愿望。于是,她推波助澜,深情目送着每一艘航船远航。”

关闭窗口

地址:大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版权所有